如果您看過前面幾篇 CRO 的文章,大概能瞭解在執行轉換率優化上的一些要點以及基本認知,但想必您心中可能還是會有個疑問——「我們公司有辦法去做轉換率優化嗎?」,這確實是很關鍵的問題!而跨際數位的 CRO 行銷團隊,根據過往的執行經驗,歸納出 6 項需要具備的條件,您可以以此評估自己的公司/團隊是否已經準備好能夠執行轉換率優化。
一、具備有調整彈性的網站
無論數據收集、優化調整和完成轉換目標,一切都是建立在網站(Website)這個基礎上,因此執行轉換率優化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擁有網站,倘若您的品牌只有成立粉絲專頁卻沒有自家網站的話,就沒辦法追蹤到訪客的使用行為、更別說是有優化的機會了,因為 facebook 總不可能讓您去調整網站架構或更改版面對吧?
但不是只要有網站就夠了哦!網站可修改的幅度大小也會是重要因素之一,簡單來說,對網站有越大的掌控、修改權,您就越能嘗試更多類型的優化方式,小則調整樣式、大則調整網站架構和增減頁面。
至於選擇自架網站還是第三方架站平台(例如電商平台 SHOPLINE 或 Cyberbiz 等)?其實各有優缺點及不同的成本支出,這沒有一定答案,但如果有想要瞭解自身 CRO 的優化空間,「網站的可調整幅度」確實是該列入考量。
二、網站有明確想的達成目標
「轉換率優化」講白話就是「想辦法把 A 變成 B 的過程」,一般來說, A 會是網站流量,而 B 就是您的網站想要達成的最終目標,而最常見的目標就是完成消費,也就是說讓訪客不再只是瀏覽,還能促使他們產生購買慾望或更方便去購買,這個「推一把」的動作就是 CRO 在做的事,因此您要清楚知道您在執行 CRO 究竟是要達到什麼最終目的?
除了電商平台,其他類型的網站當然也能做 CRO,如果您是UGC平台,可能會設定上傳內容;如果您是文章分享網站,可能會設定電子報訂閱。在目標確立後,搭配本文第一項條件(具備有調整彈性的網站),才能進一步去評估使用者的瀏覽脈絡以及網站可優化的程度。
三、有各項行銷資源的配合
雖然執行轉換率優化的核心是在網站本身(包括瞭解我們的訪客都是怎麼樣操作網站、思考網站要做哪些調整等),但是吸引潛在訪客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假如沒有足夠的流量,當數據不夠、測試不準,那一切就別談了!因此必須搭配數位廣告、SEO 和社群行銷等數位行銷策略,才能產生綜效,千萬別只在自己的網站中埋頭苦幹呀!
如果您的 CRO 團隊沒有配置專屬的行銷人員,或數位行銷是委由代理商操作的話,在執行轉換率優化之前,務必做足充分溝通,確保雙方目標和觀念一致,並且制定合作計畫,這樣比較能減少日後合作過程產生的摩擦或影響工作效率的情形。總之無論在設計素材、廣告投放、數據分析等環節,都必須緊扣轉換率優化的觀念和管理計畫,這樣所做的研究跟測試才會有意義。
四、擁有轉換率優化工具和運用相關知識的能力
進行轉換率優化的過程,需要使用到不少工具,尤其是分析和測試階段;常用的工具像是用網站流量統計工具可先初步瞭解受眾輪廓、瀏覽狀況和轉換情形,而為了進一步操作情形就需要用到熱點圖、螢幕錄影等功能,可以更清楚看到使用者都怎麼操作網頁和點選按鈕,幫助我們鎖定要改善的標的,此外,也要從客觀角度去提升網站的使用體驗,包括檢測網站速度和使用旅程研究以及SEO檢測等。
以上只是部分環節,重點是要有邏輯地使用合適的工具,而且量化和質化工具都必須兼具,初期要歷經摸索的過程,會需要花點時間甚至付出「學費」,這算投資成本,在執行轉換率優化都必須要考慮進去。
五、具備積極精進的心態和學習資源
當您決定要投入在轉換率優化時,就如同其他數位行銷技能一樣,必須持續精進各項能力,因為在這個領域許多觀念和技術是快速在改變、更新的,而且轉換率優化涵蓋範疇廣,包括商業洞察、數據分析、使用者體驗、心理學、數位知識等,很難靠一個人完成所有工作,有必要成立小團隊,並且定期學習新知還有與他人交流,所以我們建議一定要保留足夠的學習時間,且公司也應適時提供資源來培養相關員工,當我們要優化轉換率之餘,人不也是要「優化」一番嗎?
由於轉換率優化的觀念目前在台灣還不算非常成熟,大部分的學習資源都是來自國外,而網路上有豐富的文章和線上課程,但我們也提醒各位,應該廣泛吸收各方觀點,以免產生認知偏誤而影響到優化方向和成效了。
六、應盡可能降低阻礙或變數
最常見的轉換率優化是替電商平台提升銷售業績,然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往往需要多個層面相互配合,從網站體驗、品牌形象乃至銷售策略都習習關關,改善顧客旅程不光是落在網站本身,整個公司(或部門之間)也都該協同努力;當然了,這也包括品牌在請行銷公司執行轉換率優化時,要盡可能讓整個購物過程都有優化及配合空間。
舉例來說,如果不斷優化自家的銷售平台,花了很大心力讓消費者有良好的購物體驗,但商品卻持續在其他大型電商網站(例如momo購物網、東森購物網等)做低價促銷,既然販售相同的商品,消費者在比價後肯定會選擇便宜的,導致前面的投入最後卻沒轉換成自家網站的訂單,實在可惜。又或者是電商平台只有販售商品的專區,如果我們研究發現消費者對長篇文章或點數機制感興趣,那就應該盡可能安排人力撰寫文章、思考如何擴充網站功能,讓使用旅程更完整以提升業績提升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