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貼文總是無法引起共鳴呢?
普遍行銷人最容易碰到的瓶頸!每天都絞盡腦汁的想貼文該如何呈現才能夠提高你的轉換率嗎?此刻的我也是,想著要怎麼產出一篇讓你們會想繼續閱讀下去的文章,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規劃我的社群貼文!
不管現在手上接管的社群是什麼類型的,很多人在撰寫自己的貼文時想必會強調自己商品的特點跟優勢,接著闡述著自己的商品有多好,但消費者依舊不買單,並不是你的商品不好,而是你的表達方式無法打到消費者內心深處的痛點,也沒有為你的商品做更好的包裝,少了一份感同身受,前幾篇的文章也一直有在強調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並非把你的主觀想法套用上去,到最後貼文出來了,卻不符合期待。讓我告訴你
貼文很重要的三種元素:
- 獨一無二的亮點(展現出你的專業)
- 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求(激發好奇心)
- 整合出你能為消費者創造出什麼價值(獲得最後的肯定及安心)
為這三種元素去做更詳細的描述,這才是一個文章最基本該擁有的架構。
貼文用好標題,引起消費者注意力,行銷人要不斷的接收資訊量,也要知道現在時事的發展,例如:「借鏡新聞社論標題,塑造文章即時感」,適當的即時性詞語跟情緒字眼容易引起消費者興趣。
「抓住切身需求,打到痛點營造你的價值感」,例如:貼文總是沒成效嗎?提出三大核心重點,讓你轉換率翻倍!像這樣的標題實際點出問題並提供實質解決辦法,最後講出能創造出的價值。
再來,你也可以為貼文「營造情境,替消費者找到消費的藉口」,遇到特別節慶時,強調你的商品價值,特色可以襯托特殊情境。當然除了這種情境式貼文以外,也可以直接「凸顯你的商品價值,強化消費動機」,露出優惠資訊強調商品的CP值,「商品獨特性,限時限量或會員獨有」,提升稀有感。
上述主要講貼文主要基本架構、呈現方式,但都還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要知道你所撰寫的內容有無特定對象!例如:職業?性別?興趣?年齡層?文章要能夠跟你鎖定的TA去做溝通,才能夠達到你期望的成效。若發想貼文時,有GA數據當作依據,能精準掌握到你要溝通的對象。
在CRO這個Team裡面,社群貼文都是有連貫性的,最開始的議題文鋪陳、講解產品優勢跟特點,最後商業文以打消費者痛點出發,有邏輯性的發文對於日後的優化會有很大的幫助,才能快速找出問題點,了解TA是在CRO做轉換時必備的一項條件,TA對了,在文案、設計、甚至是廣告投放,才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及轉換,看完這些內容希望有幫助到常常在煩惱要如何寫文案的行銷人,成功讓文章走進別人心裡,別再盲目寫文案,了解產品、觀察競品、找對受眾,是寫社群貼文的你要做足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