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率優化想要成功?開始之前必備的2個心態
隨著近年SEO演算法不斷的演變,自然流量的獲取越來越困難。而數位廣告點擊的費用也因為競爭者大量增加而越來越貴,自有電商平台想要透過導入大量的流量來獲利變得非常困難。因為花出去的成本太多,進帳的太少,根本很難達到預期的獲利。
所以,在這個混亂的市場中,您不能沒有是轉換優化的概念。這對於電商平台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甚至還能逆勢成長至關重要。如果您可以從任何的渠道比競爭對手更便宜地獲得客戶,那麼您就可以更快地成長。
但是真正在開始做優化前,我們需要清楚什麼是轉化率優化?最終希望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轉化率優化-簡單來說是一種系統性的過程,可以吸引更多的訪客做出我們希望他們做到的特定行為,例如最終完成購買的人數。(當然像其他-註冊成為會員/加入購物車比例都算)
但是,轉換率提高就是好的嗎?舉例來說,想要提高轉換率,只要將您產品的價格直接下殺到市場平均以下,轉換率就可立即提高(想想看特賣會的人潮,跟新餐廳剛開幕的時候1元吃到飽活動),但是可能公司不久後就會倒閉了。因為根本入不敷出。
我們認為,“轉化率優化”這個詞其實誤導了很多人,我們不應該僅針對轉化進行優化,應該最需要考慮的是-成長(或許我們應該將轉換率優化稱為“成長優化”更為合適),如何在不影響原來市場定價跟利潤的前提下,能夠讓收益最大化?
這時候藉由轉換率優化的技巧,改善到達網頁的使用者體驗,進而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
提到改善網站,基本上有兩種方式:
- 打開瀏覽器開始瀏覽自家的網站頁面,找出一些你”認為需要改“的地方,加以修改後,希望銷量會開始增加。
- 首先弄清楚哪些頁面的流失率最高-消費者的體驗與購物流程卡在哪裡。一旦找出問題所在,接著開始更深入的了解您的消費者-他們的需求,猶豫的原因,內心深處的聲音。這個可以透過質化(例如focus group)與量化(問卷)的方式來做更深入了解。(想了解更多優化流程可以參考:行銷界都在瘋的轉換率優化!你跟上了嗎? )
相信你已經看出這兩個不同的方式,會對結果所造成的影響。一個是用主觀意識認定,另一個是站在數據與消費者的視角進行優化。哪個成功率會比較高,大家應該不難猜到。
可惜的是-很多公司仍然使用第一種方法進行操作,甚至完全不在乎網站的使用者體驗;他們嘗試依賴投廣吿的方式為他們帶來業績,但是看到廣告金像投在水中,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時,他們只能不斷換過一間間不同的廣告公司,希望有奇蹟的發生。
你會驚訝的是,這些苦惱的公司裡,不乏許多知名的品牌。他們通常都有非常獨特的地方-否則也不會出名-但是他們的行銷部門就是不了解,為什麼消費者不願意在網路上購買他們的產品。
追根究底,有些是由於對網路上行銷的知識不足,有些則是由於企業層級及制度的僵化,導致很多相關部門不願意改變,甚至反對測試,這都讓他們浪費大量能夠透過網路創造收益的機會。
那麼要開始優化程序前,到底所有相關人員應該具備哪些心態呢?
- 首先請先放下自我的意見:如果我在這個行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意見不賺錢。轉換率優化先驅克雷格沙利文(Craig Sullivan)喜歡說:“意見就像混蛋–每個人都有一個”。
您無法代表您的消費者,沒有人知道什麼會有用。如果我們知道,我們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不幸的是,能夠預知未來的魔幻水晶球不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AB測試來驗證假設。下次,當大家開始為了堅持自己意見爭的面紅耳赤的時候,請停下爭論,探討哪些論點是有經過假設,哪些沒有。 - 沒有轉換率優化必勝秘訣:很多客戶會問:以你們之前的經驗,有沒有套上可以立即提高轉換率的網站設計?很遺憾的是,並沒有所謂通用的最佳產品頁面佈局,也沒有“最佳首頁設計”。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有“一套用就能夠提高轉換率的優化方法”,那你肯定遇到詐騙集團了。
每個成功的優化方法背後,可能是經歷了10個失敗的測試。確實是有比較容易成功的優化方法,但絕對不是肯定有效的,一切還是需要交給數據決定。
行銷部門需要停止思考戰術(方法),開始思考流程。俗話說,如果你無法描述做某件事的流程,那麼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一旦大家具備了這兩個心態,進步就容易得多了。我們人類自我很強大–往往我們喜歡讓我們的自我不斷擴張並控制我們,但是我們需要克服這一點。轉換優化對於自我是個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經歷過到太多次一開始非常有信心的優化方法-在A / B測試後嚴重失敗。
戰略(流程)比戰術(方法)來的更重要,不要輕信網路上說的多有效的優化方法,,避免掉入倖存者偏差的陷阱,就算你照著別人的方法做,也不見得會成功。
最終回到我們的流程:
設定目標→設定追蹤評量方式並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將數據轉化為見解→將見解轉化為優先假設→測試您的假設→從測試中獲取數據→返回數據分析。不斷的重複朝更好的成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