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篇文章中,提到了很多關於轉換率優化以及何謂CRO團隊的知識與概念,而當中也多次提及到「使用者體驗」,那什麼又是「使用者體驗」呢?那你不能不知道UX。
何謂UX?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體驗
UX的概念最早源於「人因工程」,探討人與機器之間的適應與互動,隨著科技發展,人與機器間的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牽涉到了心理學、認知學、統計學等等,「以人為中心」的理念成為現今數位、科技、設計產業的口號之一。若能知道使用者的心理、行為狀態,進而適時調整銷售策略、網站視覺呈現、網站設計架構、按鈕放置與操作流程方式等,去貼近使用者的行為與想法,讓使用者不知不覺中做到我們想要他們做的,進而達到我們的目標與目的。這聽起來有點毛骨悚然對吧?簡直比你爸媽還了解你,甚至比你自己還了解你。
當然也不用太害怕,因為這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一整個團隊的力量、各種數據、各種工具、各種分析與不同的假設與釐清、驗證,是需要大量時間、人力與精力的過程。而最著名的線上影音平台Netflix介面就是投入了豐富的使用者研究。記不記得當你註冊成為會員時,會先請你選擇你喜愛的影片類型?Netflix希望使用者在使用介面時能夠更符合他們的興趣、行為,進行更直覺、更流暢的體驗。而你正不知不覺中參與了使用者研究的過程,你所做出的每個選擇、每個點擊、每次觀看,都將成為他們的對你的分析數據、資料,也就是你將部分的自己「給」了出去。
_
CRO團隊裡的UX
而CRO團隊裡的UX則必須要有和小組內的其他的成員互相合作和交流,如此才能依據數據、質化與量化的搜集和交叉比對分析,根據有力的資料去佐證假設,可以說是一套科學研究流程,研究的是人的行為,而研究過程和流程擁有一定的核心概念,但是方式卻會根據研究的領域、對象、團隊、企業、產業和目標而有所不同,進而發展出適合的研究流程,只要掌握核心,擁有不同的研究方式,便能靈活運用。UX可以運用的範圍很廣,畢竟生活中有許多事物都是需要透過人的操作和使用完成的行為。
UX的研究基本流程
UX涵蓋了前期的User researcher使用者研究員研究背景、競品、進行調查,中期的User Designer進行Persona描繪、User journey,後期根據擁有的資訊進行分析與假設,依據假設去進行佐證,並將最後得到的安排成流程,依據流程進行使用者測試,透過測試找出問題、進行優化與改善,最終得到最接近使用者使用方式和設計者希望使用者做的行為之產圖,交給產品設計師或是UI(User Interface) 去進行後期的成品製作。
UX、UI傻傻分不清楚
當認識了UX,不免也會聽到UI(User Interface)。因為在某些狀況下,UX和UI有著重疊的關係,但其實兩者的工作內容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簡單來說UX著重在前期的使用者研究與使用者體驗,UI著重在後期的視覺設計與圖像規劃,以網站製作來說,當中依序會出現User Story(用戶故事)、Functional Map、Flow Chart、UI Flow、Wireframe(線框稿)、Mockup、Prototype(原型)的UI流程,當成品出來後還沒結束,產品上線後與使用者接觸,將會面臨各種未知的挑戰和問題,為了達到團隊設定的目標,UX在這過程中將會有一連串的假設、研究、實證,去改善使用流程,優化循環,讓使用者有更好、更優良的體驗,而這也是參與了CRO團隊在進行的轉換率優化。
UX涵蓋的範圍既明確又模糊,沒有一定的輪廓和界線,畢竟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為,也需要團隊的支持與協助,不過若發展出一套適合的研究流程,找到運轉的方式,不僅知道使用者的輪廓,接近團隊的目標,還能更了解自己、了解夥伴,最後順利運轉的也許還有你我的心。希望此篇能讓大家初步認識「使用者體驗」,在日後會針對UX的各種面向與作業方式做更深入的文章進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