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行銷魂,我是Roseline!今天的你「成長」了嗎?
最近大家都在瘋Clubhouse,幾乎身邊的行銷夥伴都在玩,甚至跟我說,使用後有一種「尊爵不凡」的感受,有些還強迫我發邀請碼,究竟這「只有ios可以使用的app」,是神馬妖術?是如何做到「走心」的產品?是如何省去行銷成本呢?又或是,他真的省去成本了嗎?
走心手法回顧>>走心貼文,讓你吸引新客又保留舊客
先說使用心得好了,其實對我來說這有點像是「社群加交友加廣播」,只是每個使用者他對於這三大項,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比重。雖說不能一口咬定,但最近廣告行銷業都在關心的「臉書大戰蘋果」,使用者紛紛從臉書跳船,會不會也是對Clubhouse的一種天時?加上Podcast迅速崛起,這又是一種地利嗎?再加上人人都怕寂寞,也喜歡吸取新知識,所以各種交友軟體,大體上也是一種人和吧?接下來細細說說我看到的真面目吧!
題外小知識:許多人會把podcast當成廣播來使用,但其實podcast是新的造字,起因於iPod加上broadcast,真正的廣播是使用broadcast這個英文單字唷!
萬事起頭難,這跟我們平常幫客戶要推一個「新產品」,甚至是更難的「新品牌」有異曲同工,大家都知道這是最最最燒腦又燒錢的,你要迅速的曝光,讓大家去至少「知道」你的品牌或是產品,甚至你還抓不清真正消費的TA輪廓,Clubhouse很聰明的,他用了「拉下線」的方式,這一舉動讓使用者自動自發免費的幫他宣傳,發送一人兩張的邀請函,既然是想要人拉人,那為什麼只給兩張呢?給兩百張不是更好?這就是他們聰明的地方了,物以稀為貴,就是因為少,才會給使用者珍稀感,甚至出現擠破頭要搶邀請函,另外Clubhouse也透過各種機制,在某些時間點上發放多的邀請函,讓你停在這個app的時間更久,像是鼓勵活躍使用者等。
至於他這種做法,是真的可以省去行銷費用嗎?其實不盡然,他說他們最開始是用在高端人士的會議(他們自己發表的,還有廣大網軍們流傳的),有點像是私密的聊天社團,或是討論室交換知識,也有一部分是用在交友,成功商務人士的牽線等,但如果換個角度想,是Clubhouse請他們使用呢?那會不會也是一筆類似代言的開銷?畢竟有聲望的人去帶頭,甚至是使用者想要去這些成功人士的房間內當聽眾,這些手法,會不會讓人更想進去?覺得是一種「我離成功人士好近」的心理狀態?當然這些事的真相,只有Clubhouse團隊自己才知道。
關於appstore中的介面,其實我剛開始是有點困惑的,點進去會發現,app畫面截圖只有一張,介紹文字也很簡單,評論也不多,下載次數也只是還可以,會有一種神秘感,甚至有點不確定到底是不是大家在討論的那個Clubhouse,這回頭想來,無疑是一種祕密結社的包裝,讓你有打入圈子的感覺,必須說,這是我最驚豔的一點,從那麼前端就開始鋪陳,但前提是,這要是刻意安排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懶惰或是誤打誤撞,不得而知。
仔細想想,Clubhouse使用形式有多新穎嗎?其實早就有app是這樣的形式了啊!而且還不少,像是私密及公開的語音聊天Discord,像是一天到晚也在發邀請函的Candy Crush Saga,像是可以隨時線上開會的Zoom,舉例其實舉不完!但是!請別會錯意,我不是在譴責或是質疑Clubhouse,反而是覺得他結合社群、交友、廣播的方式很好,行銷手法也是高端!
Clubhouse的風潮會持續多久?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但不會有正確的答案,比起他會不會持久,CRO更關心的是「趨勢與效益」,他會怎麼去迎合這整個趨勢?會有什麼樣的廣告形式出現?這些都是要觀察與學習的,那他會不會賺錢跟持久度多久,其實反而放在後端,畢竟我不是要買他股票嘛!(笑)